农机行业:技术第一,还是质量第一?

   2021-12-01 860
核心提示:质量与技术就像是农机产业DNA的两个核心细胞,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第一、第二,两者齐头并进才能形成合力,产生巨大的力量,推动企业进步、产业升级

  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新竞争,企业经营模式创新呈现得更加丰富多彩,基于“满足用户和市场需求”的核心诉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产品决定成败”的认知提升到新高度。

  

  在农机行业,农机市场所呈现出的个性化特征愈加鲜明。经历了2004年之后超常规发展的“黄金10年”之后,自2014年开始,围绕产品创新所展开的产业调整升级持续进行,逐步进入到深水区,后工业时代普遍过剩的竞争特点愈加鲜明。

  

  农机市场主力份额在传统大众与新兴小众两大层面发生着体量转移,全面进入由规模增长转向品质增长的转型期。

  

  在新的发展阶段,行业实现高质量增长的着力点在哪里?基于用户需求满足的核心载体“产品”最具说服力。谈及产品,就不得不关注两个核心要素,一是技术,二是质量,这是被人们公认的最关键的两个指标,如何看待两者之间的关联呢?

  

  众所周知,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都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的,也就是“以客户为中心”“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这就是“产品”所要发挥的功能。

  

  质量是产品实现功能效用的最基本保障,没有过硬的质量,产品也就算不上合格的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讲,质量过硬是消费者的最直接诉求。

  

  至于技术,则是人们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手段、方法和技能的总和,是劳动工具的延伸与扩展,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工具。技术最原始的概念是“熟练”,所谓熟能生巧,巧就是技术。

  

  从根本上讲,质量和技术都是企业经营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两个因素,两者缺一不可,如果非要分出个主次来,质量应该排在第一位,换言之,任何产品如果要赢得消费者认可,最起码的要求就是品质过硬。

  

  对于质量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似乎每个企业经营者都很清楚,也时常挂在嘴边,而实际上,很多企业只是注重了形式,而不是将质量当作企业经营的战略。

  

  举个例子,比如对于ISO质量标准体系,内行人都清楚这只是最基本的门槛,跟优质制造关系并不大,然而很多企业将这种认证当成一种炫耀,认为拿到了这个证,企业的产品质量就有了保证。

  

  还有一种现象也普遍存在,即企业管理者很容易把所有的质量责任都归咎于操作工人和质量部门。实际上,产品质量意识是全员的事情,尤其是企业管理者更应该从根本上落实好质量措施,建立完善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案,实现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技术是所有企业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工具之一。技术既可以表现为有形的机械设备、工具装备等硬件,也可以表现为无形的工艺、方法、规则等知识软件,还可以表现为信息资料、设计图纸等。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有产品的产出与功能实现,与技术密切相关。

  

  国内农机行业,尤其是传统品类制造领域,同质化严重一度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软肋,究其原因就是技术雷同所致。产品同质化不仅会引发同行间争相降价的恶性竞争,而且会严重削弱整体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

  

  技术创新是工业化进程中必不可少关键环节,必须下力气坚持不懈地持续进行,在“突破”和“不同”上下足功夫。既要抢占行业制高点、突破产业瓶颈,又要打造与众不同的技术特色,突围与特色引领并重,才能实现技术创新目标。

  

  笔者认为,质量与技术就像是农机产业DNA的两个核心细胞,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第一、第二,两者齐头并进才能形成合力,产生巨大的力量,推动企业进步、产业升级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